如何處理加盟經營中的常見糾紛
加盟經營除了可以分享特許商的集中采購、集中營銷傳播、品牌等優勢,更可以馬上繼承特許商成功的門店經營模式和經驗,并從總部處得到系統的管理培訓和持續指導,這無疑可以使投資成功的機會大大提高。以加盟的方式來開店創業,成為許多人希望降低創業失敗風險的選擇。
有人形容特許加盟體系下,總部與加盟店之間的關系就像結婚一樣,婚前要看清楚,婚后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要太計較。但也有人的看法是,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好像古時春秋戰國時代,君主與諸侯之間的關系,結合點是在利益方面,彼此既聯合又相素猜忌。
如此混亂又曖昧的關系下,的確是很容易發生意見不同的爭執,如果雙方不能理性而冷靜地協商,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糾分必然將發生。因此,除了加盟店本身應具備正確的觀念,配合總部的整體政策外,特許總部也應該負起責任,提升營業額、讓加盟店更有向心力。
對于總部行銷支援與輔導的不滿
這幾乎是不分任何業種的加盟者的共同心聲。加盟店的抱怨在內容上又可分為兩類,第一種抱怨總部沒有任何動作,或是似有基無的關注,對該店業績或是經營的瓶頸,毫無幫助可言。另一種認為總部干預太多,今天要求那個,明天又要配合這個,加盟主不堪其擾。因此,對加盟總部而言,在行銷支援與輔導這方面的角色扮演,輕重拿捏的分寸非常重要。
其實,加盟者應該知道的是,只有總部規范要求多,成功機率才會大。加盟店也并非完全沒有責任,總部與加盟者在事先應該彼此已有一定的任信與認同,切不可認為加盟就等于當了老板,自己高興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愿接受總部的規范,那么符合這樣條件的加盟總部,恐怕也無法保證日后的營收是否真能穩當。所以,這之間的利害得失,在加盟之前,加盟者要自己先衡量清楚。
對總部所提供的產品價格不滿意
這是加盟糾紛中最常見的一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許雙方的合作關系。加盟店認為進貨成本太高的一個因素是加盟店欠缺成本整體的計算概念,無法理解總部提供原物料的成本為什么總是比較貴。面對加盟店的不滿,總部的無奈在于,企業的經營觀念加盟店不一定能接受,一些加盟店眼中只有鈔票,只要一項商品價格拿得比別家貴,總部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來解釋整體成本的觀念。
舉個例子來說明,要計算產品的總成本,除了生產原物料所耗費的成本外,還要包括研發、庫存、物流等環節,總部必須耗費相當多的金錢,才能提供這些服務。即使總部不從事原物料的生產,還是得負擔庫存、物流等這方面的支出,總部的負擔遠比單店來得重,更何況總部還需提供加店人員訓練、促銷活動、廣告等供應商不必顧及的服務。
總部的生產、配送成本高于市場價格,又無法避免供應商的競爭,總部不妨挑造優良的供應商作為原物料采購以及物流配送的合作伙伴,一方面總部在產品品質仍可加以監督控管,又可以借助供應商的動輸資源代為配送,省事又省錢。在此策略實施的同時,總部運用現有資源,專心做好加盟店行銷輔導的工作,等到總部達到更大的經濟規模后,又回到向供應商爭取更低廉的采購價格,這樣的良性循環,總部與加盟店雙方可受惠。
對總部的政策配合度與執行力不高
有人常將加盟體系當作是一個大家庭來看待,家庭是否能夠和樂融融,那就要看家長的領導方式與觀念,是不是能夠受到家庭成員的重視與遵從,同樣的道理,加盟體制是由來自各地的加盟店組合而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不可能像直營系統凡事要以上令下行。所以,總部對于政策的執行,往往在觀念溝通與凝聚各加盟店的共識上,就得多花點功夫。
只有用心經營的總部,才會實行一大堆加盟店常認為麻煩的政策與規定,加盟店也常以嚴苛的角度,抱怨成效不彰。但加盟店要知道,在摸索與嘗試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一項活動都能立即產生效果。十次的計劃,只要有一次成功,那么,之前九次總部與加盟店辛苦的努力,都算是值得。眾志成城,集體力量的發揮,這不是一般的單店想做就能做的,而這也是為什么單店式的經營,敵不過特加盟體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