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發現了寶寶的大拇腳趾甲往肉里長,還往上翹,很是著急你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擔心寶寶會不會疼?長大了會不會好?需不需要矯正?……
![](/uploads/160504/1-1605041P443511.jpg)
相信任何一位媽媽看到寶寶的趾甲出現這種情況,都會擔心得不行。其實,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家長的錯!想要問為什么?家長該怎么處理?今天袋鼠麻麻就來為您一一解答。
寶寶腳趾甲為什么往肉里長?
“腳趾甲往肉里長”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嵌甲”,也就是趾甲嵌入了甲溝,引起腫脹、疼痛。
而發生嵌甲后,甲溝處就更加容易藏污納垢,引起細菌繁殖、造成感染,形成甲溝炎,嚴重患兒可有膿汁流出。
嵌甲產生的主要原因:家長的錯!
1、把指甲剪得太短或形狀不正確
2、穿瘦小或過于寬松的鞋襪
不要給嬰幼兒經常穿瘦小的或過于寬松的鞋子和襪子。這是因為瘦小的鞋子或襪子將腳趾的軟組織擠向趾甲,造成嵌甲;而過于寬大的鞋子或襪子會造成腳趾活動摩擦,也容易形成嵌甲。
寶寶發生嵌甲怎么辦?
1、輕微的嵌甲:側方甲襞輕度紅腫、腫脹與壓痛。
A、可將趾甲稍稍留長,再剪成正確的性狀,調整數日可恢復正常。
趾甲的正確形狀:
給寶寶剪腳趾甲時要留白1mm,剪成方形(趾甲的頂端成直線形),而三角形、圓形(兩頭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確的形狀。另外,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
B、或者墊高趾甲,矯正趾甲的生長方向,防止繼續向“肉里“生長。
如何墊高趾甲:
將嵌甲從皮內抬起,在趾甲和皮膚之間塞入棉花或油紗,每日更換。
2、嵌甲比較嚴重:紅腫、疼痛加劇,甚至有滲液流出。
A、可繼續采用墊高趾甲等方法,消除趾甲對足趾的壓迫。
B、將嬰幼兒的腳浸泡在溫水中,以軟化趾甲。每天溫水泡足4-5次,每次10-15分鐘。
![](/uploads/160504/1-1605041P934128.jpg)
C、感染嚴重時,應及時去醫院,請醫生處理,應用抗生素治療。
3、嵌甲特別嚴重的患兒:肉芽組織形成。
如果采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就要采取手術治療,切除全部或部分甲板和甲床生發區。不過,手術方式的選擇是根據嵌甲的病因及嚴重程度決定的。所以如果孩子有嵌甲的表現,請及時到專門的足踝外科就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家長該如何給寶寶正確剪指甲?
家長朋友們沒想到吧?給寶寶修剪指甲的形狀不對,居然會導致寶寶發生嵌甲,甚至甲溝炎。
其實,在寶寶的指/趾甲日常護理方面,家長還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
1、寶寶指甲多久剪一次?
寶寶的腳趾甲和手指甲生長速度不一樣,所以每次的間隔時間也不一樣。不過,當肉眼明顯能看出寶寶的指甲長度超過手指時,就說明寶寶指甲該剪了。
手指甲:一般1周內修剪1-2次
腳趾甲:一般1個月修剪1-2次就可以了
2、給寶寶剪指甲的正確姿勢
身體的姿勢
A、讓寶寶平躺床上,媽媽靠在床邊,最好是能夠保證自己的手比較穩定,握住寶寶慢慢拉向你,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最好是同方向、同角度,這樣就不會因為沒看清楚剪到寶寶的肉了。
![](/uploads/160504/1-1605041Q031511.jpg)
B、媽媽坐著,把寶寶抱在身上,讓寶寶背對著自己,也是同方向地握住寶寶的一只小手。
手的姿勢
讓寶寶的五個手指能夠打開,先捏住其中一個指頭剪,五個手指依次輪著剪。
切記不要同時抓住一排指甲,若寶寶突然動起來,很容易讓剪刀誤傷其他指甲。
Tips:剪指甲時小朋友往往不太配合,在這妞建議媽媽們可以選在寶寶睡著時。
甲冉生希望通過本文能讓父母們意識到,寶寶指甲、趾甲已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它們還關乎寶寶的健康!所以,科學育兒很重要,我們一定要盡量避免:因為無知而對寶寶身體造成的傷害!